【說服力專欄:預先鋪梗,誘導受眾情感焦點,讓說服水到渠成】

撰寫日期:2022.07.02 作者:FAHAHA|翁順法


「言談的主要目的,是要將聽者的注意力引導至經過挑選的部分事實,一旦這個目的達成,聽者對於聚焦部分所產生的聯想,就會主導聽者的反應。」

心理語言學家根·席敏(Gun Semin)

說服,就是透過語言或行為,試圖改變別人的想法,使其產生你期待的行為。通常可粗分為兩種方式。第一,直接告訴別人怎樣做比較好、為什麼;第二,讓對方自己得出你要他得出的結論。

如果你稍有經驗,就會知道第一種方式往往吃力不討好,不僅說服不會成功,還容易跟對方起爭執;第二種作法看起來很暗黑,但這才是真正說服高手影響他人的絕技。

怎麼做到這樣?就要靠「鋪梗」。

這篇文章有三個重點:

1. 什麼是鋪梗?為什麼要鋪梗?為什麼能提升說服力?

2. 鋪梗設計,提升說服力的關鍵與方向

3. 如何應用鋪梗觀念,提升表達說服力?

準備好要提升自己的說服技巧了嗎?那我們開始吧!


一、什麼是鋪梗?為什麼要鋪梗?為什麼能提升說服力?

1. 什麼是鋪梗?

舉一些例子你就知道了。

  • 我想賣你冰涼的汽水,就要先讓你聯想吃麻辣火鍋的畫面;
  • 我想賣你去屑洗髮精,就要讓你先想到在同事面前,身上滿是頭皮屑有多尷尬;
  • 我想賣你正式的襯衫,就要讓你想像在正式的場合上台演說;
  • 我想賣你全罩式的安全帽,就要讓你思考車禍意外的嚴重後果;
  • 我想賣你特殊構造的保險套,就要…(自行思考)

這就是鋪梗。透過言詞或環境的營造,將聽者的注意力引導至經過挑選的部分事實,使其聚焦在部分事實進行聯想,就容易被你說服。

簡單來說,鋪梗是說服者試圖創造較佳的說服時機,以提升說服的成功率。


2. 為什麼要鋪梗?

要知道,有時候即便你說的很有道理、邏輯滿分,對方也不會當面接受你的建議。這是人本能的一種「逆反心裡」

直接說服別人是很困難的,因為多數人不喜歡被說服的感覺。那對他們來說意味著被控制、被貶低、被瞧不起…即便這是一種不理性的錯覺。

gray scale photo of cat showing mouth
逆反心理 示意圖 Photo by Frans van Heerden on Pexels.com

《好好說話,擁抱高情商》這本書就告訴我們:「即便最後的結果相同,比起別人直接告訴自己結論是什麼,人更相信自己想出來的答案。

因此,最高級的說服,其實就是讓對方在無形之中,自己得出你想告訴他的結論。

想要做到這件事,最佳的方式就是透過鋪梗,營造較佳的說服時機,達成說服。


3. 鋪梗為什麼有用?

《鋪梗力》:「有強而有力的證據顯示,我們就像巴夫洛夫的狗,很容易被刻意建立的配對聯想制約,而且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如此容易受到制約。

是的,鋪梗之所以能成功,是因為我們在看到訊息的當下,就會直覺的賦予資訊某些意義,並做出特定的行為,而我們卻毫無自知。有時光是改變詞彙,就能改變受眾的聯想以及行為。

舉例來說。

  • 你告訴顧客服務或產品的「費用」或是「要價」,就會讓他們聯想到資源的損失;而如果你將金額改成「購買」或「投資」,他們就會更願意付費。
  • 再比如:「提出意見」和「提出建議」,前者會讓聽眾把心思集中在自己身上,而後者會讓對方覺得我們和他們是一體的,雙方身份有了連結。

英國作家,約瑟夫 · 康拉德,告訴我們:

「想要說服他人,仰賴的並非正確論辯,而是正確用字。」

英國作家,約瑟夫 · 康拉德

鋪梗之所以有用的真正原因,就是它試圖跳出理性層面,不跟你正面交鋒、挑戰你的想法,而是透過暗中引導,讓你感覺「自己理性的」做出決定。


二、鋪梗設計,提升說服力的關鍵與方向

1. 有效鋪梗的關鍵

《鋪梗力》:「如果你想透過鋪梗方式促成行動,就應該找到與這項行動有強力正向連結的概念,然後,在要求他們提供協助之前,先將這個概念放進對方的腦海裡。

想透過鋪梗來說服他人,有個重要的觀念一定要知道,那就是:觸發概念與目標行為之間的連結有多強,決定了鋪梗的效果有多大。

舉個例子。

photo of man reading newspaper
老人 示意圖 Photo by Hasan Albari on Pexels.com

美國心理學家約翰 · 巴吉(John Bargh)在1990~1991年做的其中一個實驗,實驗中他給參與的受試者看了一組詞,比如:「佛羅里達州」、「皺紋」、「痛苦」、「黃色的」、「馬上」這五個詞,並讓受試者從中選出四個片語組成一個句子。但研究人員並沒有告訴受試者真正的目的是什麼。

研究人員提供給受試者的詞是隨機的,但其中一組的詞有一半以上的含義和老人相關,比如:「駝背」、「健忘」、「禿頭」、「滿臉皺紋」等。

當受試者完成造句後,又被安排到大廳另一頭的房間裡參加其他實驗。

重點來了。研究人員真正要觀察的,是受試者從實驗室走到另一頭房間的過程。研究人員悄悄測量受試者走完這段距離所用的時間。

你猜怎麼了?沒錯。那些以老人為主題組成句子的受試者,通過走廊所花的時間,明顯高出其他組。這代表受試者先前接受的資訊,影響到了他們隨後的行為。

這就是有效說服的鋪梗。


這當中有一個我們要特別注意的事,那就是給受試者的詞是精挑細選的。這些詞都必須要讓受試者聯想到有氣無力的老人形象,而不是只是老人。如果聯想到老人說話、吃飯、看電視的形象,恐怕都不能有效啟動走路變慢的效果。

簡單來說,如果你想要透過鋪梗來說服,必須精心挑選「受眾聯想」和「目標行為」間,關聯性強的字詞或環境,才能達到你想要的效果。


2. 鋪梗的方向

賣飲料 示意圖 photo by xFrame

呈上一段,假如你想找出影響力較強的鋪梗方式,該怎麼做呢?比如,你是賣飲料的人,怎麼透過鋪梗來提升銷售量呢?

前面我們說過,好的說服不是從理性著手,而是情感。所以我們一直告訴消費者飲料好棒棒是沒用的,一旦觸發他們的逆反心理,他們會想辦法告訴你別的飲料更棒,或是你的飲料有什麼問題。

比較好的做法,是賣他的「渴」。

但是,解渴的飲料那麼多,我們怎麼透過鋪梗,聚焦顧客的聯想,說服他們購買呢?《小學問》教了我們一招,叫:細分需求。這招能夠引導受眾聚焦在你期待的行為方向上。

比如一樣是解渴,你可以根據情境拆出很多種可能,像是:工作時喝什麼?約會時喝什麼?吃火鍋時喝什麼?吃漢堡時喝什麼?

你是不是都可以給出不同的答案呢?這就是細分需求。

小結一下。有效鋪梗的成功關鍵,在於鋪的梗和目標行為間是否有足夠強的關聯性;而想要產生更強的效果可以透過「細分需求」,來思考如何聚焦受眾的聯想


三、如何應用鋪梗觀念,提升表達說服力?

幫大家複習一下。鋪梗的目的,在於繞過人們的理性,透過預先設計的語言或文字,讓受眾聚焦聯想在特定的方向,以達成說服的效果。

簡單來說,就是把聽眾「暗中」引導入你優勢的戰場,創造一個說服的好時機。

那接下來,我們來聊聊鋪梗這個說服技巧,在現實中的應用案例。

1. 銷售文案的鋪梗設計

思考一下:如果你賣一個大眾化服務、火熱的暢銷品,你應該寫什麼樣的文案故事?反過來,如果你的產品主打獨特性、客製化,那又該用什麼文案故事來鋪梗呢?

會購買大眾化服務、暢銷品代表:你想和身邊的人一樣、想證明我們是一國的。什麼情況你會希望和大家站在一起,成為同一個族群?可能是害怕、恐懼的時候,或是共同對抗敵人的時候。

所以如果你想賣一個暢銷品、大眾化服務,就可以用一個主角飽受威脅、恐懼、害怕的故事鋪梗,引發顧客聚焦相關聯想,在當下產生:「我想要和別人一樣」的念頭。

而會希望購買獨特、客製化的產品或服務,代表你希望和別人不一樣、希望自己是獨特的。什麼時候,你會希望自己與眾不同呢?你有想到什麼情境嗎?

比如戀愛。

戀愛的時候,大家都希望自己是伴侶眼中最特別的、希望自己是最特別的一對。因此,如果產品主打獨特性、客製化,就可以透過浪漫的戀愛故事鋪梗,引發受眾聚焦相關聯想,在當下產生:「我要成為最特別的那一個」的念頭。


2. 政策議題的鋪梗設計

business people talking
政策議題 示意圖 Photo by August de Richelieu on Pexels.com

鋪梗的說服策略,也可以運用在公眾議題上。

假設你是某個政黨的候選人,選舉前要提出政策解決現階段社會猖狂的犯罪問題。而你們黨派的政治理念,是透過「強硬的介入措施,打擊犯罪,嚴格懲處」,這是要怎麼鋪梗才能提升選民的認同呢?

想要讓選民認同黨派的政治裡面,就要試圖聚焦他們的聯想,提高自己的政策邏輯性與合理性。

怎麼做呢?既然我們是要「強硬的打擊突破」,就要讓選民覺得:犯罪者應該要被強硬的打擊。這時,只要透過簡單的比喻,就能影響思考的方向。

你可以說:「犯罪就像是『野獸』,造成社會的混亂,所以我們要打擊犯罪。」這樣就能引導選民產生這樣的想法:「兇狠的野獸,本來就該強硬的對抗。」

換個角度再想一遍。假如你們的政治理念,是認為犯罪率提高,源自於社會環境不佳,造成許多人不論是在生理還是心理病了,因此解決的方式是:「緩和的改善社會環境」。

這時,又該怎麼鋪梗,才能讓更多選民接受你的想法呢?

一樣,當我們想讓選民願意接受「改善環境的緩和政策」,就要讓他們認為:犯罪不是人的本性,而是環境使人生病。

你可以這樣說:「犯罪就像是『病毒』,我們一起創造更好的社會環境,來解決犯罪問題。

同樣是在談犯罪的解決方案,只是詞彙的轉換,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想像,產生不同的說服效果。


3. 生活情境的鋪梗設計

前面我們說過,鋪梗不僅僅只是透過語言技巧,也可以透過環境的營造來改變人聯想的方向,進而做出目標的行為。

因此,我們可以透過創造合適的環境,來改變人的思維模式。

  • 比如:你希望自己在工作中能更理性、有邏輯的處理事情,就可以將羅丹的作品《沈思者》的圖片掛在牆上,或當成電腦桌布;
  • 比如,你希望自己能完成某個夢想,就要讓自己接觸關於成功、奮鬥、成就相關的意向,像是賽跑選手贏得冠軍;
  • 假如你是個創意工作者,就可以設計一個便利貼牆,或是改變牆壁的顏色,來讓自己進入創意的狀態。

總之,只要能夠引導你聯想,就能提升你行動的可能。而這,就是自我改變的說服

five bulb lights
創意工作者可打造「創意環境」增加生產力 Photo by Rodolfo Clix on Pexels.com

總結

這篇文章深受影響力大師羅伯特 · 席爾迪尼(Robert Cialdini)的著作《鋪梗力》啟發。

《鋪梗力》告訴我們:「頂尖高手花更多時間在交易請求之前的『鋪梗』,也就是在那之前應該說些什麼、做些什麼。」鋪梗會大大影響說服能否成功,一流的說服者都懂的鋪梗,找到最合適的時機,再提出請求。

最後,我來幫大家回顧一下這篇文章談了什麼。


1. 第一段重點

鋪梗,就是在創造一個適合說服的時機。它繞過了人們的理性,避免硬碰硬,避免激發人的逆反心理,而是透過語言或環境的設計,引導受眾自行思考,達成說服。

而鋪梗之所以有效,因為我們在看到訊息的當下,就會直覺的賦予資訊某些意義,並做出特定的行為,而我們卻毫無自知。

2. 第二段重點

接著,我們談到想要讓鋪梗真正產生說服效果,鋪梗的訊息與目標的行為間,必須要存在正向、強烈的關聯。

想要讓訊息更能打動人,我們可以透過「細分需求」來思考貼切的詞彙。

3. 第三段重點

我們舉了銷售文案、政策議題、生活情境讓你知道,鋪梗力無所不在。我們可以透過鋪梗技巧,來說服消費、認同理念、自我成長。

更重要的是,即便你不想說服別人,你還是會被鋪梗力影響。

看完這篇文章,你就知道,如果下次想說服別人買手搖飲,與其告訴瘋狂吹噓飲料有多猛,不如約對方跑步後,再順口問他要不要喝杯飲料。這就是鋪梗。


不要覺得這很暗黑,因為語言最主要的功能,本來就不在表達或描述,而是發揮影響力。


最新活動資訊

(本文為FAHAHA所有,轉載文圖請註明出處)

免費訂閱電子報,不漏掉我的文章

訂閱表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