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這是一本怎樣的書?
市面上簡報書,許多重要的簡報概念其實相近,只是由於作者的專業背景不同,因此切入的角度有所差異。
而《簡報心理學》是一本從心理學的角度,深入分析簡報知識面與策略面的參考書,這是目前市面上較少見的角度,因此讀起來感受格外不同。
仔細深讀這本書後,跟大家分享這本書的三個特色。
二、本書三大特色
知識有學理支撐
《簡報心理學》這本書將簡報拆分成四大區塊:事前準備、簡報呈現、表演詮釋、溝通說服,並介紹這四大區塊中基礎的簡報概念和策略。與其他書籍不同的是,這本書用心理學知識支撐其簡報知識,告訴我們為什麼這些概念和策略能發生作用。
比如說,稍有簡報基礎的人,可能都清楚一個架構上的觀念:三的法則。這個法則告訴我們應該將演講或簡報拆成三個大重點項目,讓表達可以聚焦,讓聽眾容易理解記憶。而這本書則更深入的解釋為何是「三」。
為什麼要三重點呢?原因與我們人有限的記憶容量有關。根據英國心理學家巴德利的研究見解,「工作記憶」的容量差不多為四個項目,而學習時每一個類別只有一到三的項目,記憶效果越好,若再增加,記憶的表現會逐漸降低。
後來心理學家約翰·斯韋勒提出的認知負荷理論,他認為人的工作記憶大約能處理二至三個單位的訊息,因為每個接收的訊息彼此交互運作,也需要工作記憶的空間。
因此就逐漸琢磨出「魔術數字三」、「三的法則」這類的簡報通則。其實這都是有心理學基礎的學問。
書中還有針對許多你熟悉的簡報知識,進行深入的探討與解釋。比如:為什麼用便利貼發想;為什麼要統一顏色字型,減少無關插圖;為什麼要透過故事講道理…等等。
讓這些基礎的簡報知識有學理支撐,可以讓我們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,踏實的使用這些知識。
策略有邏輯展示
我特別喜歡這本書的一個特點,是作者善於將知識與概念拉高,進入抽象的層次,利於我們看懂「局」,能夠用更高的視野,思考簡報策略。
比如說作者告訴我們:簡報是訊息傳遞的過程。訊息傳遞的過程包含幾個元素:傳訊者、訊息、管道、解碼、接收者、干擾、回饋…這樣的歷程可以簡化為訊息傳遞者和接受者對於訊息的3R,也就是接收(Receive)、理解(Realize)、反應(Respoonse),若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,就會造成誤解。
如何減少誤解呢?作者將簡報拆解成4P,也就是事前準備(Preparation)、簡報呈現(Presentation)、表演詮釋(Performance)、溝通說服(Persuasion),透過強化每個環節,來減少訊息傳遞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誤差,以達成簡報最終的目的。
將簡報概念透過邏輯思考的方式抽象化、理論化,有助於幫助我們站在更高處,找出更恰當的簡報策略。
概念有生活價值
最後,作者有一個信念,那就是Psychology is everything,心理學是一切。心理學的知識不僅可以幫助我們形成簡報概念,更可以對生活產生價值。
比如說在第四章溝通說服篇,作者講到「認知失調」這個概念。認知失調指的是當個體行為和想法出現落差,會產生認知衝突的不舒服。
了解認知失調對達成簡報目標有何幫助呢?我們可以從行為和想法找策略。
比如說,想辦法讓聽眾在一開始就認知到簡報能確實幫助他解決問題,使他認真投入;先建立儀式,讓聽眾一開始承諾會積極參與課程,就能使他接下來真的積極參與以符合認知。
那這個概念對我們的生活又有何啟發呢?
了解行為會影響認知,我們就知道生活中很多錯誤決定不被捨棄,都來自於認知上的自我合理化。我們為了不要產生認知失調的不適感,因此會替自己很多不正確的行為找到合理的解釋。
如果能意識到自己正在透過自我合理化來避免認知失調的焦慮,就能提醒自己即時改善。而這就是多數人缺乏的自省能力。
學習心理學知識可以應用於簡報概念,而讀懂這些概念,能實際改變生活,成為更好的自己。
三、我的觀點
閱讀收穫
看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收穫,就是更了解我熟悉的簡報知識,使言之有據,而不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,只能跟學員說:簡報就是這樣子。
再來,透過心理學專家的拆解分析,我也有了更多元的認知框架去理解簡報,我相信當看待知識的角度越多元,就越能看清楚知識的本質,也越能夠活用知識解決問題。
最後,我想用一句話,總結我對這本書的學習:簡報是說服聽眾、達成目的的手段,若能從每個環節優化簡報,降低聽眾的認知負荷,便能使訊息傳遞的精準,自然提升整體的說服力。
這本書適合誰看?
我認為這本書適合幾種人看。
第一,喜愛思考的人。
因為這本書的很多策略都較抽象,比如訊息傳遞者、訊息本身、訊息接收者、干擾、解密、回饋…都是抽象的理論所得出的實戰策略,因此需要有些耐心思考。
第二,重視信息來源的學者、教授。
整本書乾貨滿滿,幾乎每個概念都有佐證、研究,讓求知慾爆棚的你,讀起來爽快無比。
第三,有簡報基礎的好學者。
雖然簡報中有許多基礎的知識,但我認為如果你是簡報小白讀這本書會辛苦一些,因爲書中理論較多,若你沒有一些基礎知識,容易迷失其中,知識難以下嚥。
我給這本書的評價
整體來說,這是一本含金量頗高的書,有豐富的學理墊背,讀起來說服力十足。
但這是一把雙面刃,這本書的優勢也導致另一種風險,就是理論過於繁重。這本書我第一次閱讀時其實讀得滿艱辛的,容易看到出神,要用意志力才能返回書中,直到最近再次閱讀,才感到這本書的後勁十足。
我的建議是,買來放書櫃,隨時翻來看。